建筑结构搭建时,打好基础很重要,那么遇到软地基,我们该怎么办?软基加固是在施工前地基不够坚固的情况下,需要对软地基进行处理,使其沉降足够坚固,以提高软地基的固结度和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的过程,以防止施工后地基沉降开裂造成建筑物失稳。那么软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呢?一起来了解一下!
施工中经常遇到的情况大多不是软土地基,因为如果有软土地基,设计时要根据地质资料提出处理方法。多数情况下,局部地段地质条件与原设计不同,局部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,或局部地段含水量过大(原排水系统不畅,原地基土渗透性不好),导致软弹性地基(翻浆、弹簧土地段)。根据这些情况,常用的方法主要有:
1.改填。这是最常用的方法。该方法的最大有效处理深度为3m。路堤下的所有软土应采用人工或机械开挖,并更换高强度粘性土或透水材料,如砂、砾石、卵石和片状材料。换填深度应根据承载力确定。
2.抛石填充。即在有软土或弹性土和积水的地段填石,石的高度以露出待处理地段的原土层(或积水)为宜。在填石过程中,注意石块一定要用推土机压实,不能有软弹现象。然后充满大地。
3.盲沟。根据待处理路段的长度,横向或纵向挖盲沟,盲连通一般采用透水性大孔填料或毛石砌筑。也可以用不同级配的石头填充排水。注意盲沟的出口要与排水沟相连,这样路基中的水才能从路基中排出。
4.排水砂垫层。排水砂垫层是在路堤底部地面铺设一层砂层,其作用是在软土顶面增加一个排水面。在填筑过程中,荷载逐渐增大,以便将软土地基渗出的水排出砂垫层。为保证砂垫层排水顺畅,应使用透水性好的材料。砂垫层厚度一般为0.6 ~ 1.0米。为了保证砂垫层的渗水效果,要在砂垫层上填一层粘性土来止水,防止水回流到路基。路基两侧应修排水沟,将砂垫层渗出的水通过排水沟排出路基,保持路基稳定。
5.石灰浅坑法。由于粘性土含水量的影响,施工中经常出现“弹簧土”现象。一般较轻的可以挖坑、晾晒、碾压、回填:“石灰浅坑法”可用于各种不同面积的路段(即大面积可以,小面积也可以)。具体做法是:挖一个40 ~ 50 cm见方或圆形的坑,深约1m,清除坑内渗水(最好是挖完坑第二天清除渗水),放入深度为坑深1/3的生石灰回填碾压。坑的行距和坑距在轻泉段为5 ~ 6m,重泉段为3 ~ 4m。
以上就是关于软地基处理方法相关介绍,更多信息请关注找加固家!